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建筑师分会关于古都风貌保护与改造的沙龙
发布时间:2015/5/14 17:14:01

 “古都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任重而道远(一)

这是一次来自建筑业界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的深入交谈;一次置身于市井中央的古建筑群中的别样体验;一次引发着全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关于“保护与改造”的思考和热议......

过早进入夏天的北京在本周末出现了一次大降温,雨声时断时续,伴着清凉的风。59日的午后,来自建筑业界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齐聚一堂,在市井街巷深处,一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典范的古建筑内,远离着喧嚣,就备受关注的“古都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话题展开着热烈的讨论。

这次沙龙活动是由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发起,联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北京悉溪环宇建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不同于以往的学术沙龙,这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平台,各位嘉宾从自身的专业与实践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对这一话题的思考和建议。

沙龙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负责人胡越先生与器空间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先生共同主持,同时邀请到新浪智库总监张翔先生作为“它山之石”媒体人对话小节的特约主持。

第一小节:建筑师的实践与感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BIAD艺术中心主持建筑师朱小地,TAO ·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华黎,中国建筑设计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建筑师关飞,APEC主会场汉唐飞扬主设计人刘方磊作为主讲嘉宾分别分享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感想。

朱小地先生结合近期参与的长辛店镇、前门东区两个片区的设计项目提出了“文化整体保护”的思考与建议,保护好历史留下的物象的同时,更要能保证原住民生活的延续,同时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华黎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最近在白塔寺历史保护区做的一个仅有100平米左右的小项目,他将这个项目起名为四分院,过去的四合院对应于家庭合居的社会结构,而四分院则对应于今天个人居住私密性的需求,将建筑成为新的生活结构的体现。关于在设计过程中,针对旧城改造所面临的狭小空间,如何维系原有的城市密度以及如何营造传统美学的意境,华先生分享了他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

关飞先生将他的分享起名为“城建 县建和乡建”,分别以北京、四川省的三台县、玉树三个项目诠释了他及其所属的崔愷工作室面对城市,特别是北京城市建设规划、县城级别的城市保护、乡村级别规划的方式与概念。以在北京昆玉河沿岸项目为例,通过以城市人流和城市街区基本尺度为出发点进行规划,为轴线以及步行空间给予最大限度的尊重;以四川三台县的古城保护项目为例,尽量以生长的方式做规划设计,把保留的部分进行选取,生长的部分和保留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解决的方案;以玉树的康巴中心项目为例,将都市的情怀带到玉树,希望玉树可以回归其该有的城市发展现状。建筑的尺度嵌入回原来的城市肌理,将建筑的功能打散体量,保持原来的流线和步行空间。

刘方磊先生通过乌镇、丽江不同地区,不同的旧城模式,阐述他对旧城改造问题一种“微循环”的感觉。同时他提出工业化的手法进行旧城改造,一定要加入手工业的情结和人文色彩,将生存的模式保留下来,因为我们的旧城不像欧洲旧城那样延续。 (未完待续)